所以我已經懶得打網誌到直接放報告上來充門面了(毆打)

助教給我超高分我超感動,助教是好人(淚目)

這本書超級厚,快一千頁,不過不到五百元XD裡面有滿多瑣碎的有趣知識XD

我也不知道為啥我就是中邪了想做宗教改革的部分(在做報告的期間還有傳教的來煩害我整個很怒),結果寫大意寫得很累,果然太遜OTL

分成摘要跟問題討論部分,所以其實沒有讀後感(毆)這種書要我寫讀後感也很難冏

以下。這真的只是湊篇數(掩面)

摘要:
  綜觀歷史,足以稱之為革命、為文化帶來嶄新面目的僅有四個:新教(更正教、基督教)宗教革命、君主政治革命、法國革命、俄國革命。而開啟近代的則是宗教革命,但其變革之處並不僅於宗教方面,更拓展到「多樣性」觀念的提出、國族新情感的養成等,讓西方世界失去原有一本同源的合一感。
  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雖然他無心發動革命,但其論點的確得到相當快速而廣泛的回應,時人也確有呼籲教會改革之聲。他主張「人人是神甫」、「基督徒的自由」等有廣大民眾支持,而「基督徒也是世上最忠實的僕人,服從一切。」亦讓統治者安心、願意支持他。
  這是一場彷彿由星星之火燎原的革命,眾人開始討論自己平常不關心的議題,情勢越來越混亂:各式黨派組成、朋友家人間的情感破裂、當局也無法有效遏止,風暴越演越烈。戰爭不斷,暴力事件在歐洲生活裡遂成常態,直到十七世紀方告一段落。
  在英格蘭,英王亨利八世由於離婚的問題與教會決裂,並將教會土地攫奪歸公,而且此事許多地方都有上演。薩克森選侯後來保護路德的行徑也說明了俗世君王對教會的抗拒,而路德因為得躲避教會深居,也開始大量的創作,包括將翻成方言德文的新約聖經、讚美詩歌、宣道講章等,傳布新教思想。
  而在路德之前,已經許多人批評過腐敗荒謬的教會,其中一個出名的人即為伊拉斯謨斯。他在當時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不但受王公貴族歡迎、大學欲聘他做教師,甚至連教皇都禮遇他;但也承受了不少隨之而來的指責和非難。伊拉斯謨斯本來支持新教,但非成為新教徒,後來由於在「自由意志」這點之上與路德爭論不下、他亦不相信「預選說」,遂告決裂。
  關於這一切事件的最初關鍵人:路德。後世常誤視其為一莽撞的人,事實上不然。他招待各地來人、對友人及妻子情深義重、通融情慾等都顯示出其性格中另外一面。另外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裁決教內事務、講道、書寫著作,甚至興學教育,生活甚為忙碌。
  宗教改革的爭鬥後來因每個日耳曼王公可自由選擇自己的宗教而告一段落,雖然臣民仍受限於主人,但至少已經暗示了個人精神的存在,且此革命也已大幅改變了西方生活。

  有學者為宗教改革下總結稱之為:「逃脫紀律的轄制」。當時的基督徒確然背負許多因善工而起的重擔,皆使人們感到焦慮且日益增加對神職的反感。而新教破除善工之呼一出,不但去除人們肩上的負荷,亦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及行為準則。在現代,人們的信仰不是淡薄就是轉向他處;然而在宗教改革其時,人們卻均以神為生活中一個當然的存在,需時時祝禱,而給人安心感的得贖更是在當時和現代有肉身復活、靈魂不朽等說法。
  新教改變了許多傳統舊教形式:教堂不復為日常生活中心及市民公用地、教堂內裝飾盡力簡化、聖歌自唱聖體自領……等,最重要的是聖經向眾人開放,讓此涵蓋範疇極廣的著作形成教徒間驚人的共同知識背景。然而新教雖均反對天主教對聖體的「質變說」,但彼此亦有「合質說」、象徵性等不同解釋;至於三位一體說,也有不信三位可同時一體,或主張神只有一位格之人;其他如預定、神恩等亦是教派間頗有歧議之事。
  在馬丁路德之後,新教出現的諸多具有創見的人士,如:卡斯提留、波米、克斐特等中,最傑出的屬喀爾文。喀爾文於日內瓦將更正教派傳播開來,使其脫離低潮。他建立學校講學、增添著作吸引大批學人;其教派強調人們的自制力,教誨內容有時甚至可能嚴苛得令人甚感不安惶恐。後有韋伯和托尼兩位著名的社會學家將自律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成功連結在一起,然卻充滿質疑空間:資本主義在宗教改革前早已出現、路德及喀爾文均批評牟利之不當等;種種因素皆顯示此種關連性還有待深究。
  革命告一段落之後,天主教也積極想恢復勢力,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決定明訂規矩並嚴格施行、設立神學院等,而宣教方面由於大規模組織加上狂熱,成功為天主教會贏回許多信徒。如耶穌會即是箇中佼佼者,不只傳教、更發展決疑術、興學教育等。但是會議中對於聖經的解釋卻過於保守,只按照字面解經,招制許多人的不滿及反對。然時至今日,儘管對宗教反動依舊,此話題卻又開始升溫,信教人數也有增加,顯見無論是新教或舊教的革命並沒有將眾人從此導向一安定信或不信的狀態。
  
討論:
  一、同樣是批評腐敗的教會,何以伊拉斯謨斯以其聲望未能如路德一般掀起宗教改革的巨浪?
  伊拉斯謨斯名義上雖為僧侶,但是事實上他過著一種承襲文藝復興精神的人文主義者式生活。他並非絕對虔誠的教徒,不全然相信聖經中所有話語。他關注的重點在於教會的腐敗行為、種種斂財不堪之事。然而他的主張本著人文主義的精神,因此顯得較為理性、溫和,雖然嘲諷之筆顯然銳利,但中心思想並非如此激烈,可能因此較不為改革心切的人接受。
  反觀路德,其所在之日耳曼地區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遭教會大量斂財,引起人民不滿,一五一七年又正逢一僧侶前來銷售贖罪券之手法過於強硬,他於衝動之下貼出之九十五條論綱儘管是用拉丁文寫成,一般民眾無法理解,但仍在大家都開始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狀況下,成為民眾積怨的引爆點。另外,路德本身為一虔誠的教徒,他對部分教義念茲在茲並加以改革的成果吸引了一些跟他有一樣疑惑的教士、也較能說服這些對信仰堅貞的人們捨天主教就新教。這些教士,以及他的一些學生為他將著作翻譯,並藉由印刷術大量流傳,相當成功地傳播了新教思想。除了上述以外,路德主張「基督徒的自由」卻也同時認為「基督徒也是最忠實的僕人,服從一切。」此二主張同時吸引了渴望自由的農民和希望人民服從的俗世君王。
  二、為什麼作者說將「宗教革命」定位為一宗教性質之革命並不全然合適?
  在原文中,宗教改革僅稱為Reformation,改革。事實上,此一革命的出發點的確是立基於宗教之上,但演變到後來,已經延伸到其他許多方面。
  在宗教改革正式爆發前,西方國家的人們由於大航海之後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真理,加上雖然生活比較富庶了,但是錢仍然被尋歡逸樂的教會以行善工之名剝削。對教會的不滿使這場革命開始,但是隨後而來的其實是許多觀念上的沿革:包括因信稱義的概念讓人有自我作主的意味,不必再依賴教士解經讀經。當然同時也有農民等解釋為反抗君王的權威因而起義暴動,雖即遭鎮壓弭平,但仍然可視為當時在革命中想要獨立自主的強烈意願之具現化。
  此外,路德努力找出一種在德國地區最多人能讀的語言,他的確相當程度的成功了,經過了四百多年,他訂下的德語只有少數變動,仍沿用到現在。他為德國人找到了不是如拉丁語般艱澀、而是日常生活中即會用到的語言,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使用共同的語言能凝聚一定的向心力。
  除了這些,後來協定日耳曼諸王公可自由選擇自己的宗教、新教除罪化這點也逐漸促成了政教分離、政治不再受高高在上的一統宗教勢力干預;各式宗教派別的興起也帶動了多樣性,雖然說無論是新教或舊教,對於違反自身教義的科學發現仍是相當嚴苛。
  三、伊拉斯謨斯和路德爭論的「自由意志」問題到底為什麼會有立場上的不同?
  伊拉斯謨斯主張人有「自由意志」,路德卻堅決反對。部分應是由於伊拉斯謨斯繼承了文藝復興式的人文主義者思想,認為人儘管信仰神,但是還是應該重視「人」、重視自己,他們的重點在人之間發生的事情,而較非神跟人之間的事情。另外天主教學說強調自由意志,儘管神創造了人,但人應當在地面時有自己的選擇,看是否選擇了真理。
  而路德堅持「預選說」強調一切都是因為神的恩典,人無法決定或知曉自己是否被救贖;更因為神是全知全能的,人們要做甚麼都已經被神決定了,雖然人們不知道自己要做甚麼,但還是無自由意志可言。
  兩者主要分別是在神到底有沒有給人「選擇」的權利,可能亦跟信仰教義有關:天主教要人們做善工以得到救贖,因此選擇真理做出對的、好的事情可能也可以做為善工;而新教強調預選說,一開始就完全被神決定好了,因此人沒有選擇,是照著神的安排走下去的。
  四、關於聖餐(Eucharist)主要數種說法?
  關於各種聖餐說法,都會引用哥多林前書十一章:「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以及強調目的是紀念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事,但關於餅和酒在祝謝過後有何不同即有很大的歧異。
  天主教會採質變說或稱化體說,表示祝謝過後餅和酒確實轉變成基督的血肉。
  慈運理及多半改革宗的採象徵說,主張祝謝前後餅與酒仍然不變,不過是在幫助信徒望其物念其事,意欲破除天主教會對聖餐之神祕性的渲染。
  馬丁路德和信義宗採合質說,認為祝謝過後,耶穌的血與肉即和餅與酒同時存在,或稱共存,留存了其神秘性。
  喀爾文則欲融合上述兩者說法,雖然認為聖餐禮儀只是形式,但以這個外在形式,虔誠的信徒可以藉此與耶穌的血肉相連、獲得真理,由於耶穌的真實臨在。

 

以上。

其實我一開始範圍弄錯,結果只寫了第一章的摘要跟問題,後來又重寫一份,是刪改摘要的部分讓我最頭痛,問題的地方我想了一下決定只加上第四個問題(毆)

誰叫小考考了這個(嘆氣)我因為不知道聖餐的英文結果不會寫XD雖然還是亂掰拿到一半的分數(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掐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